首页

白丝脚足交

时间:2025-05-24 08:34:22 作者:今年前四月中国新增消费品突破800万种 浏览量:39697

  中新网海南东方7月16日电 题:海南“鳄鱼小镇”:养殖鳄鱼超40万条

  记者 王晓斌

  在海南省东方市三家镇,最吸引人的“主角”是鳄鱼。据不完全统计,这里养殖的鳄鱼数量已超过40万条。记者近日探访发现,当地鳄鱼产业规模还在持续扩大。

7月10日拍摄的东方市红草村其中一处鳄鱼养殖场,这是“鳄鱼小镇”的一角。(无人机照片) 记者王晓斌摄

  鳄鱼因其皮、肉等多方面的经济效益,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养殖动物。在中国,自2003年起,暹罗鳄、尼罗鳄和湾鳄被列入可商业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名录,并于2019年进一步被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。根据相关法规,上述三种鳄鱼在获得适当许可和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,可以进行合法养殖和商业利用。

 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鳄鱼产业分会秘书长、海南鳄珍鳄鱼产业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海南鳄珍”)总裁喻志林介绍,目前“鳄鱼小镇”鳄鱼存栏超过40万条,其中种鱼超3万条。近两年,每年产出的鳄鱼种苗数占全国市场的大半份额。2023年,小镇产值已突破3亿元(人民币,下同),预计2024年将攀升至4亿元。

  东方和旺鑫养殖有限公司是首家入驻三家镇的鳄鱼养殖企业,公司董事长徐祥猛说,在充足阳光下“散养”的鳄鱼,能够更好地进行新陈代谢,减少了许多常见的养殖疾病,不仅降低了养殖成本,还使鳄鱼肉的品质更好。

7月10日,徐祥猛向镜头展示一只刚破壳的鳄鱼。记者王晓斌摄

  徐祥猛说,在中国其他省份,将鳄鱼苗养成商品鳄通常需要三年时间,在海南这一周期缩短到两年半。公司在东方的成功经验在鳄鱼养殖圈传开后,迅速吸引大批创业者和投资者前来建池养殖。

  “鳄鱼小镇”的产业聚集,推动了当地养殖技术的不断优化。记者在小镇看到,鳄鱼养殖场采用双重围墙设计确保安全,硬化养殖池地面以减少鳄鱼皮肤的损伤。多家养殖场还使用太阳能系统改善水质,通过控制温度、湿度来提高鳄鱼卵的孵化率。

7月10日,东方“鳄鱼小镇”养殖场内,鳄鱼在池边张嘴晒太阳。记者王晓斌摄

  鳄鱼产业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。徐祥猛介绍,养殖鳄鱼有多种方式实现经济效益。首先在活体鳄鱼方面,可出售鳄鱼苗;售卖体重30斤到50斤之间的商品鳄;各养殖场之间还交易种鱼,“单条五百斤重的种鱼,价格超万元(人民币,下同)”。此外,鳄鱼皮也是养殖场的重要收入来源。

  业界人士告诉记者,鳄鱼小镇鳄鱼肉的价格在2020年之前每斤为25元左右,现在已涨至约33元。鳄鱼皮制品方面,通过规范养殖和规模生产,鳄鱼皮制品价格更为亲民,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。

  三家镇红草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符振立介绍,鳄鱼产业刚起步时,村里的楼房数量屈指可数,如今已有183栋两层以上的楼房,它们被村民亲切地称为“鳄鱼楼”。

  “鳄鱼小镇”不仅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,增加了村民收入,还培养出一批鳄鱼养殖能手。村民张师办就是其中之一,他家有鳄鱼养殖池40亩。记者7月10日到访时,他正在扩建另一处养殖场。“2023年养了将近8000条小鳄鱼,成本100多万元,赚了200多万元。”张师办告诉记者,现在的问题是养殖规模不够大,“鳄鱼数量达不到买家的需求”。

  海南鳄珍在“鳄鱼小镇”建设了鳄鱼观光园,集中展现鳄鱼及鳄鱼相关产品的魅力。这种多元化的产品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,正推动“鳄鱼小镇”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。现在游客来到“鳄鱼小镇”,不仅可以参观养殖基地,购买各种鳄鱼相关产品,还能品尝独特的鳄鱼美食。

  “鳄鱼可以做成黄焖鳄鱼尾、鳄鱼烤串、蒸鳄鱼蛋、卤味鳄鱼内脏等十多道菜。”喻志林希望鳄鱼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高的水产品,通过“鳄鱼小镇”进入更多家庭餐桌。(完)

【编辑:王超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换个角度看春天!透过航拍镜头走进五彩斑斓的中国

侗锦图案的线条呈直线,整体图案多为几何图形,如菱形、四方、三角形等。其编织的花纹图案题材多样,内容丰富,从宇宙间的日月星辰、云雾雷电、山川流水,到自然界中的飞禽走兽、植物花果乃至人间神界。

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刘其峙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“中国光伏发展历史远远不止40年,目前也只是迈开了第一步,后面的路还很长。太阳能发电是一个永久的话题,人类的文明离不开光伏发电。”李世民说。(完)

“胡志明同志在广州”展览开幕

王沪宁表示,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,广大政协委员要提高站位、拓宽视野,聚焦粮食安全中的长期性、趋势性问题,聚焦影响种粮农民和粮食主产区抓粮种粮积极性的重点难点问题,不断增强研究论证、建言献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,更好助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、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。要围绕中共中央有关决策部署,结合调研议政和民主监督工作,及时反映政策落实中的情况和问题,提出加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。要广泛宣介新时代我国“三农”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,宣传解读党和国家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和“千万工程”经验启示,推动形成关注农业、关心农村、关爱农民的社会氛围。

联播+|着力提升“四力” 总书记把脉新闻舆论工作

《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(2023)》显示,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推开六年来,在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、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。2023年,全国检察机关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、国防和军事利益保护、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、知识产权等领域持续加大办案力度,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9885件,99.1%的案件反映的问题,在检察机关推动下,诉讼前就得到整改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,比如,积极服务保障黄河国家战略实施,最高检、水利部联合启动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。其间,沿黄9省(区)检察机关聚焦未经许可取水、超许可水量取水等问题,办理案件670余件,推动解决了一批黄河流域节水控水突出问题。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,围绕民生领域重点,聚焦食品药品安全、个人信息保护、安全生产、特定群体权益保护等领域办理了一大批典型案例。更深层次促进国家治理,比如,聚焦跨区域、跨流域、跨部门治理难题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,促进相关领域综合治理。湖南省检察院办理的“锰三角”矿业污染治理案,涉及环境污染、资源破坏、安全生产风险、水土流失、农产品质量税费欠缴等多重公益损害问题。检察机关发挥行政公益诉讼督促协同作用同时,督促支持政府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,为矿业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法治样本。

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将访华

为倡导绿色、环保、低碳的生活方式,深化“美丽中国 青春行动”,厚植生态文明底色,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助力陕北生态文明建设,陕西省林业局、共青团陕西省委、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、三星(中国)半导体有限公司共同发起“支持陕北生态文明建设项目”,项目将实施三星公益林植树造林项目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、发挥项目综合效应、开展林权碳汇探索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